將“移動農田”搬進都市 鴻達興業“豐收園”水稻收割儀式圓滿舉行
發稿時間:2021-08-06
8月4日,鴻達興業“豐收園”水稻收割儀式暨第二屆金穗節在廣州圓生態農田試驗區舉行。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地球土壤研究院院長周奕豐、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優質稻育種首席科學家、二級研究員周少川,以及其他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親子家庭參加活動,一起看稻浪翻滾,體驗收割喜悅,感受都市農業種植樂趣。
“移動農田”新模式,實現城市小菜園
會上,周奕豐表示,“民以食為天,農以地為安”,鴻達興業積極開展土壤改良和生態農業技術,首創“移動生態農業”種植模式,此次生態農田試驗區的水稻種植土壤,均采自各地的障礙性土壤,主要以施用環保的“豐收延”土壤調理劑進行改良,利用自主研發的“種植斗”進行種植。
據了解,“種植斗”采用PVC新材料,具備阻燃、防潮、耐酸堿、強度與韌性高等特點,適用于房頂、房前屋后、空地、沙漠、礦山、隔壁、荒野、灘涂等地,是大幅提高農業產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一種新型農業種植模式。而且“種植斗”大小可按需定制,目前已有十幾種常用規格,同時也可隨時隨地種植,為城市家庭打造“私人訂制”的都市田園,有效實現城市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近年,都市農業逐漸掀起熱潮,廣州等多地也正在試點“城市小菜園”工程,鼓勵市民自愿自主利用房前屋后、天臺屋頂的空間“造地”,鴻達興業移動農田恰逢其時,為拓展都市綠色空間、倡導健康生活提供了一條路徑,既為城市景觀增添田園野趣,又滿足人們對田園休閑生活的需求。
“高能”農田,生產周期縮短一個月
步入生態農田,成熟的稻株已近一人高,金黃的稻穗壓彎了稻桿。附身一看,這些水稻都栽種在方形的“種植斗”中,地面干凈整潔,不像常見的泥土厚重的水稻田。
據周少川介紹,該生態農田里試種的水稻品種是“美香粘二號”,“美香粘”是中國在世界領先的水稻品種,并在2020年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該實驗田水稻種在“種植斗”里,歷時105天即可收割,比正常的生長周期縮短30天,且長勢喜人,身形筆挺,株高可達1.5米,穗長粒多,圓潤飽滿,一穗可達260粒,抗倒伏抗病蟲害特點顯著,實現了高品質高豐收。
“這個試驗田就是現代農業發展的縮影,移動種植斗這項技術尤為重要?!敝苌俅ū硎?,目前全國農業正實現從產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的動能變革,綠色節能、風險可控、可移動、可持續的設施農業模式或將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趨勢。
最后,嘉賓們一起來到試驗田,左手攥住水稻,右手握著鐮刀,一合一挫,水稻應聲而斷。割下來的稻桿帶著稻穗,整理成一捧一捧,壘成豐收的小山。打谷機轟鳴起來,脫粒、揚場、入袋,僅一會功夫所有采收便全部完成。
創新“研學+科普”模式 普及綠色生態農業
此次活動,鴻達興業還聯手南方報業小記者推出土壤科普研學活動,走近廣東地球土壤研究院和生態農田試驗區,了解我國南北土壤的特點和形成差異,解鎖土壤pH值的檢測方法,來到實驗田親手收稻,讓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們了解如何從種一粒粟,到收萬顆子。
據悉,近年來,廣東地球土壤研究院系統引進國家級土壤改良修復專家和植物種植專家作為技術指導,還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也是廣州大學等高校的實習基地,此次獲授“南方報業小記者實踐基地”,更是搭建起企業與媒體交流合作的橋梁。不僅讓生態農田農業種植從田間地頭進入尋常百姓家,也為家長、教師帶領孩子們參與農業、了解農業提供契機,進一步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到生物多樣性和農業種植技術。
周奕豐表示,未來鴻達興業將繼續移動農田將適時逐步推廣至家庭、學校等單位,讓孩子們從小能親近綠色,感受自然。同時,結合各地的農業發展,以綠色農業和循環農業為導向,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文章轉載自 《南方農村報》)
欧美又粗又大XXXXBBBB,日韩综合无码专区一区二区视频站,中国性XXXXX极品娇小,男捅女视频高清无广告在线播放地址,亚洲刺激网,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视频